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 »  趣闻  »  内地第一禁片,今天该平反了

午夜电影网

内地第一禁片,今天该平反了

2024-11-18 13:15:29来源:趣闻责任编辑:blackbeard97人阅读

  「孔乙己文学」,最近的热门话题。

  不久前,一篇文章聊起它:

  「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,不是因为读过书,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,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。」

  乍一听,好像正常。

  但细想之下,只觉得不对劲。

  原本是年轻人的自嘲,一下子变成了「爹味说教」。

  它将生活困境的源头,归结于年轻人放不下身段。

  在不少人看来,文章看似是同情,其实就是在居高临下的劝诫。

  也就不怪年轻人,从自嘲变成愤怒。

  

  从最初的玩梗,变成爹味十足的说教,围绕「孔乙己文学」的争论已然变了味。

  不仅没能成功打鸡血,反倒引来大家「何不食肉糜」的怒怼。

  鱼叔看了不少发言,发现最重要的一点值得深思——

  教育。

  孔乙己的遭遇跟他受过教育的身份完全分割不开。

  而他之所以能为当代年轻人所共情,就是因为年轻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。

  并且在以孔乙己自嘲的风气背后,折射的还有当下盛行的年轻人功利焦虑心态。

  到底为什么接受教育?

  接受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?

  为什么受到教育却实现不了人生目标?

  这些疑问都重重压在了年轻人心头。

  趁这个机会,鱼叔想用一部「禁片」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。

  时隔72年,片中话题的尖锐和超越时代的预言性,如今再看依然无比震撼——

  《武训传》

  

  在中国影史上,《武训传》是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
  1951年上映,片长超过3小时。

  上映之初,好评如潮,但很快便遭到了全国范围的猛烈批判。

  一篇文章痛批,影片在「宣传封建文化」。

  说白了,就是骂电影三观不正。

  于是,《武训传》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被封禁的电影。

  连同电影主创人员,都受到了不少牵连。

  尤其是饰演武训的赵丹,之后长达5年无戏可拍。

  这一禁,就是六十多年。

  直到2012年,才毫无征兆地悄然解禁。

  就连正版DVD的封套上还含蓄地写着一句「供研究使用」。

  左上角标注「供研究使用」

  直到解禁,我们才有了以当代眼光重新审视这部电影的机会。

  《武训传》的故事发生在清朝道光年间。

  武训本无名,因家中排行老七,便被叫作武七。

  七岁丧父,家中穷困,从小跟着母亲以乞讨为生。

  路过学堂,武七被传来的读书声吸引。

  他问母亲为什么要读书,母亲告诉他:

  「只有念书才能过上好日子」

  自此,武七心里萌生了要念书的念头。

  他辛苦乞讨,攒下一吊钱,找到学堂老师,兴高采烈地说着自己想念书。

  没曾想,换来的却是人们的讥讽。

  「要饭的居然也想念书?」

  学堂老师的一声「滚」,直接吓得武七摔了一个踉跄。

  在当时,读书还是少部分人的特权。

  这次遭受的羞辱,打碎了武七念书的梦想。

  让他意识到,自己和学堂之间隔着一层无法逾越的阶级高墙。

  他只好继续过他的穷困日子。

  长大后,开始去官僚家做长工。

  任劳任怨,一做就是十多年。

  武七是个老实人。

  天真淳朴的他,发现不了人心的险恶。

  在他眼里,老爷是不会骗人的。

  为了给张大娘治病,他去找打工的老爷预支工钱。

  可没料,这位老爷却耍起了心思。

  他欺负武七不识字,就把账目随手一改。

  从原来的三年分文没领,变成了早就领完。

  看着哑口无言的武七,老爷背地里还嘲讽:

  「给完了工钱,还上哪儿找这么一个傻瓜。」

  武七深觉自己吃了不识字的亏,想要争辩。

  未果,还被绑起来毒打一顿。

  这一打,让他深受刺激,病倒躺了三天三夜。

  睡梦间,他看到了一个满是穷人的地狱。

  挥鞭的判官,就是老爷的模样,嘴里还喊着:

  「不识字的穷鬼活该下地狱」

  梦醒后,武七顿悟:

  他要办义学。

  只有教育才能改变穷人的命运。

  他要靠自己的力量,让所有穷人家的孩子读得起书。

  一个乞丐办义学。

  这个愿望,犹如天方夜谭。

  在旁人看来,武七疯了。

  但武七毫不在意。

  他当即剪了头发卖钱,换来了办义学的第一笔钱。

  为了筹钱,武七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。

  他四处乞讨,吃苦卖艺。

  像吃石头、挨人揍、被小孩当马骑、跟牛对顶等等。

  只要给钱,他什么都愿意做。

  就像他嘴里经常念叨的那样:

  「扛活受人欺,不如讨饭随自己;

  别看我讨饭,早晚修个义学院。」

  攒来的钱,武七一分钱也不花,全都攒着。

  从黑发变青丝,花了整整30年,才终于换来义学建成的那一天。

  没有老师,他一个个跪着去求。

  没有学生,他也一个个挨着去劝。

  为了让孩子不贪玩,他跪着求他们好好学习。

  武七用他的一次次下跪,换来了世人的尊重。

  最终还得到朝廷的赏识,赐名「训」。

  赏赐黄马褂,还修了「乐善好施」的牌坊。

  到后来,他成了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,被称为「千古奇丐」。

  但是,《武训传》的争议也同样来自武训本身。

  为什么一定要去乞讨?

  为什么不去打工赚钱?

  这样的质疑直到今天还依然存在。

  不少人都表示对武训攒钱的过程和行径表示不解。

  再联系上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,就很容易让人联想电影是在宣扬靠要饭就能扬名立万的思想。

  

  这样的解读,自然为后来的观众所不齿。

  只可惜,受限于时代,《武训传》很快就淹没在一片讨伐声之中。

  相较于它在电影艺术表达层面上的创新,它的「禁片」印记成了最惹眼的标签。

  《武训传》的导演兼编剧,孙瑜。

  早在1944年,他就有了拍摄的念头。

  但因为动荡的时局导致资金中断,拍摄半途而废。

  直到1950年下半年,才在昆仑影业的帮助下完成制作。

  近7年的拍摄时间,刚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时代巨变。

 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,电影还经历了三次复杂的修改。

  第一次修改,发生在1949年10月。

  一方面,是主基调的大变,由原来的正剧修改为悲剧。

  另一方面,是增加电影中武装反叛者周大的戏份。

  他在电影中从一个车夫,转变成了一个充满信念的农民军。

  第二次修改则是加戏。

  在原先的故事里,开头结尾都是由一个老人家向后辈讲述武训的故事。

  修改后,则变成了一位女教师向学生讲述武训的故事,并加以评价。

 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,外部原因导致的删改无异于洪水猛兽。

  但意外的是,这两次大刀阔斧的改动,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《武训传》的表达内核。

  不再是原本单一的歌颂武训。

  而是变成了对武训本人及当时社会的审视与批判。

  就比如加戏的周大。

  他与武训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。

  武训坚定以「教育」改变社会,周大则是主张用「斗争」改变社会。

 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,二人都在当时强大的封建势力前败下阵来。

  而后,增加的新中国女教师的戏份,则为整部电影做了极其精准的总结。

  单靠文或武,都无法改变整个社会,只有二者的结合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至于第三次修改,则来自于商业目的。

  由于电影片长超过三小时,昆仑公司要求导演孙瑜将它拍成上下两部。

  尽管孙瑜为此表示不满,但未能如愿。

  这才有了1951年分为上下两集公映的《武训传》。

  尽管筹拍之路坎坷不断,但却没能影响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。

  在故事层面,武训本身的经历就足够传奇。

  穷人出身,目不识丁,靠乞讨筹办义学,心中怀揣让所有穷人孩子读得起书的远大志向。

  在视觉层面,有着许多在当时看来无比惊艳的视觉效果。

  而这份功劳,主要归于导演孙瑜。

  他被称为「联华新派」的主将,有着银幕诗人的称号。

  年轻时曾在纽约摄影学院系统学习电影摄像方面的知识,因而在《武训传》中做了不少电影语言上的创新。

  比如用简洁明了的特写,快速交代角色人生。

  开头介绍武训时,用几双脚的叠化来表现武训的年龄增长。

  再比如用镜头语言渲染人物情绪。

  片中有一场自杀戏。

  先是特写拍摄角色的满脸泪痕。

  再摇动镜头,最终画面定格在一根落满灰尘的绳子上。

  随后逐渐拉近镜头,配合强光给绳子特写。

  无需多言,就表现出了角色内心的悲伤和绝望。

  而最具先锋的画面,则是武训梦见地狱天堂的景象。

  宏大,魔幻,在当时看来,震撼无比。

  

  当然,几十年后再看,电影画面的确显得有些粗糙。

  但蕴含在电影中的哲思,依然在今天振聋发聩。

  陶行知曾这么评价武训:

  「他为兴学而生,为兴学而死。」

  武训虽然只是个没有文化的乞丐,但他很早就意识到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。

  之后又在别人的提点下意识到,念好了书就可以做官,也能帮助更多的穷人。

  武训办义学的初衷,恰恰体现出了教育的两面性。

  一面,是功利性。

  读书的目的为了当官,实现阶级跨越,摆脱贫穷的生活。

  另一面,是理想性。

  希望通过读书来增进自己的知识见闻,利用读书所学,来实现众生平等的愿景。

  在武训眼里,这两者似乎可以完美结合在一起。

 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,功利读书恰恰是最主要的选择。

  「知识改变命运」这句话,如真谛一般一代传至一代。

  勤学苦读,个人奋斗,大多是为了自己的未来。

  我们不能否认读书功利论的存在。

  但同时,也不应该将读书的目的仅限于功利。

  唯功利主义的读书,只会导致一个结果,那就是人们不再真正地做学问,也不再真正地利用所学知识反馈社会、服务民众。

  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之前某高校的抢话筒事件。

  一位老师在讲台上,大肆宣扬功利性内容。

  结果被学生夺走了话筒。

  他说,学生们读书就是为了钱,不要谈什么理想抱负。

  因为金钱就是力量,有钱就有一切。

  进而上升到改良基因论。

  说,我们成绩好的人最好要找外国人结婚生子。

  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杂交出更好的精英。

  这种通过功利性鼓励学生读书的同时,也在无形中营造了以学历为区分的阶级感。

  久而久之,学历的高低,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。

  翻看今天的招聘网站,就能发现,学历早已严重内卷。

  曾经一度连过去瞧不上的保安、街道办等工作,都开始要求硕士、博士甚至更高的学历。

  在同为赵丹主演的《李时珍》一片中,也有相似的情节。

  李时珍所处的时代,「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」。

  每个读书人的终极目标,都是考取功名。

  只知道死背科举考试需要的四书五经,却对真正有用于民的知识嗤之以鼻,视之为杂学。

  甚至于,医学、草药学、工程学等在当时都不被视为真正的学问。

  李时珍极其厌恶这般风气。

  他一心想重编《本草》,惠及百姓。

  但也正因为怀揣这般与世俗传统相悖的观念,李时珍成为了当时统治者眼中的「旁门左道」。

  李时珍所遭遇的困境,完全是因为时代因素所造成的。

  不愿屈就于盛行的功利之风,反而只愿执着于自己渴求的济世救民。

  倘若从世俗的角度看,李时珍无疑是失败的。

  但若从历史的角度看,他无疑流芳百世,名传千古。

  孙伏园曾问鲁迅,他最喜欢自己的哪篇小说,鲁迅回答说是《孔乙己》。

  随后,鲁迅给出了自己的理由:

  「《孔乙己》作者的主要用意,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。」

  在鲁迅看来,孔乙己苦难的根源完全来自于所处社会的凉薄。

  并非他不愿脱下长衫,而是脱下了长衫也没有出路。

  就像有网友评论的那样:

  脱下了长衫,才发现自己是骆驼祥子。

  在那样的社会中,拼命劳动的祥子,至死也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  年轻人拿孔乙己自嘲,终究是因为自己的进退两难。

  「长衫」不是心头的枷锁,而是在意识到「丁举人」的生活与自己无关后,仅存的体面。

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深陷于这样的困境,出不去。

  而且太多功利思想的灌输,已逐渐让教育失去了初衷,使得年轻人更容易变得茫然无措。

  罗翔曾在《致法学新人的第一封信:关于读书》一书中这么写道:

  「功利性读书让你只想成功,无法接受失败。但我始终认为,一个人的真正成功不是在于你取得多少辉煌,而是在挫折中,你能不能勇敢地爬起来。」

  武训穷尽一生,修建起三座义学。

  但是之后却都被官府收走,一番心血付诸东流。

  最后,武训只留下一句话。

  他告诉孩子们:

  你们都是庄稼人的孩子,咱们都是穷人

  你们念好了书,可千万不能忘掉了庄稼人

  千万不能忘掉了我们穷人

  读书,到底是为了什么。

  这既是一个社会长久的教育思辨。

  更是每一个个体永恒的命题。

标签:武训 电影 读书

热播影视

为您推荐

本网站所有影视均免费高清观看,聚合各大视频资源站,最新最热最高清在线观看平台。
Copyright © 2023-2024 午夜电影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  合作邮箱:blackbeardd.dq@gmail.com  备案号:苏ICP备20040064号-1

个人

公众号

QQ群

留言

顶部
退出将无法使用会员功能

会员专享收藏与播放记录

全新的交互式体验

分享便可赚积分升级会员组